陈清河先生,男,福建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1940攫出生于福建安溪县, 1956年就读于厦门鹭潮美术学校(后来改为厦门工艺美术学校),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溪竹藤编技艺代表传承人”;是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家居工艺文化产业)的创始人,也是灵魂性人物,1984后创办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省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兼设计师,并研发出新品钟——藤铁工艺,产品一经问世就成为欧美国际市场的宠儿,2012年11月,安溪县“全国劳动模范”陈清河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在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正式挂牌成立,也将为安溪竹藤技术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1962年,承担制作国家主席刘少奇出访东欧礼品,作品《鼓盆》被收藏于波兰华沙国际博物馆。
1972年,八件作品举办的第二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其中作品《菠萝罐》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型画册。
1988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198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于“全国劳动模范”
2010年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名 称:四君子锦瓶
规 格:28 x 28 x高78CM
重 量:11(kg)
作 者:陈清河
单 位:福建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家居工艺文化产业)
作品简介:采用毛竹加工细如丝的篾丝,巧手精工编织出织锦纹样,内胎采用瓷瓶、坚实厚重,外观采用篾片插花法,用国画形式表现梅、兰、菊、竹四君图,增强作品的文化内涵,是件竹编工艺精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性与观赏性,是典藏珍品。

名 称:双蟹瓶
规 格:24 x 24 x高47CM
重 量:4.5 (kg)
作 者:陈清河
单 位:福建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家居工艺文化产业)
作品简介:采用毛竹,精细加工如发丝一样的篾丝,用传统竹编技艺编织锦纹纹样,内胆用瓷瓶,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利用竹支、竹簧巧妙制作双蟹,配以水草作装饰,惟妙惟肖,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是件不可多得的典藏珍品。

名 称:菱花锦纹瓶
规 格:11 x 11 x 高29CM
重 量:0.6(kg)
作 者:陈清河
单 位:福建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家居工艺文化产业)
作品简介:采用毛竹篾皮加工成细如发丝的篾丝,作品优越部位编织菱形纹样,上部编织旋纹纹样,内用瓷胎。整个作品小巧玲珑,又有厚重感,使人爱不释手,是件珍藏艺品。

名 称:红梅瓶
规 格:15 x 15 x 高36CM
重 量:1.5(kg)
作 者:陈清河
单 位:福建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家居工艺文化产业)
作品简介:采用毛竹篾皮,手工加工成如线一样细的篾丝。用传统包瓷编织技法,编织如织锦纹样,用篾片剪成梅花蕊,用胶贴成梅花图,增加作品的艺术观赏性,是珍藏的佳品。

名 称:菊花纹样瓶
规 格:20 x 20 x 高39CM
重 量:2.5(kg)
作 者:陈清河
单 位:福建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家居工艺文化产业)
作品简介:采用毛竹篾皮加工成竖篾(经线)、横篾(纬线),紧靠白瓷胎编织,用六角眼加菊花眼技法编织成菊花四方连续图案花纹,体现传统高超编织技艺,作品上半部用篾丝编织菱形二方连续纹样,底部用木座衬托,是件较为完美的竹编工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