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州工艺美术界,陈俊荣是一个无论从经历还是创作上都是很为特殊人物。1976年毕业于广东美术学院,就职于潮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设计和培训工作,历任设计主任,厂长,副所长,所长,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80年主持潮州开元寺佛像雕塑工程,韩愈塑像,凤凰洲雕塑绘画工程,从事艺术之路上游弋将近50年,设计创作包括木雕,潮绣,花灯,石雕,金银饰品,室内外大型雕塑,仿古建筑木构架及木雕部件,贝灰壁上彩绘,陶瓷雕塑,陶瓷彩绘,中国画等等。成为潮州工艺美术界一个有多方面成就的“杂家”。是潮州工艺美术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一个方面的典型。邱陶亮先生曾在一篇论述陈俊荣工艺美术创作的文章中,称之为“艺术多面体”。
高级工艺美术师陈俊荣,有关机构授予“人民艺术家”,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评授“一级艺术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潮州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潮州市瀛洲书画院院长。
陈俊荣的陶瓷艺术,包括雕塑和彩绘两个方面。他的陶瓷雕塑艺术始于1974年。从陶瓷雕塑处女作“绣花女”起,创作“罗汉”,“观音”,“菩萨”,“八仙”,“钟馗”,“福禄寿”,“闹开封”,“杨子良讨薪”,“海瑞”,“财神”,“山鬼”,“出浴”等从小件至70多寸陶瓷雕塑人物数百件。作品多采用写实手法,作品比例均称,造型严谨,神情生动。如“绿釉观音”,“荷花仙女”等陶瓷雕塑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力作。
陶瓷的情结使陈俊荣在作雕塑的同时,还兼做陈设瓷的彩绘,不少地方的瓷塑作者,他们重视的是自己刻刀下的人物,动物的彩绘装饰,即做雕塑又作瓶,盘,坛,罐,瓷板等陈设者,委实不多,陈俊荣恰好是这不多者之一,并且,后来把重心转移到彩绘上面。在釉上潮彩基础上发展为釉下潮彩。他多年来专工研究探索釉下彩绘,从釉下青花至釉下五彩,创作出大批作品。在潮州陶瓷从事釉下彩绘的人极少,而他是最早坚持釉下彩创作之一。作品写意兼工,人物,山水,花鸟兼得。在釉下五彩的梅花,荷花作品。已是出神入化,很熟练地掌握了釉下彩的用笔用色及技术水平。
其独创的釉下红山水,更为独具一格,有传统技术并收了中国画山水技法特色,重笔勾鼓,细笔点景,分水积染,使山石草木波光帆影,烟云流泉层次分明,又突出了瓷的材质和彩绘语言。
陈俊荣釉下红山水,也颇具他个人的风格,并以釉下红彩绘山水,不但在本地瓷区,在其他瓷区也较为少见,可谓新作品,新佳作。多年来创作彩绘的釉下彩作品,不少获得省级国级的金奖银奖,及有关机构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