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4岁开始学习剪纸,潜心研究剪纸艺术20余年,始终坚持走自己的创作之路。
他从未学过画画,却无师自通,能绘出精美的图,能临摹大师们的画作,能将照片转换成惟妙惟肖的剪纸。就连中央美术学院的老教授也称他为“奇人”。
他是国礼艺术家、高级美术师、高级非遗(剪纸)技艺传承人、“彩色套色多层剪纸”创始人、“国画剪纸”、“工笔画剪纸”第一人,中国唯一的绘图、剪刻、染色三项技法融为一体的人,国家专利的拥有者(专利号:2010102387171、2010202736086)。
他所创造的独家染色技艺,实现了剪纸作品千年不褪色的奇迹,他以立体而多彩的全新剪纸作品,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剪纸艺术的印象,让剪纸真正登上了大雅之堂。
他的剪纸作品多次获得剪纸大奖,他的剪纸作品被许多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其艺术成就代表着中国剪纸艺术的最高水平,而他却从来没有在乎过“大师”的称谓。
他的作品被许多剪纸人仿制,而他却对此泰然处之,说:“邻里邻居的,不好意思追究这些”。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剪纸作品方面走在最前面。
他的大型作品,如“三羊开泰”、“千手观音”、“清明上河图”等,被商家卖到十几万元或几十万元不等,2019 年他的清明上河图剪纸画,在香港贞观国际拍卖.以70万成交。 他总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然而他那朴实的话语却是掷地有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靠国家养着,国家出钱保护老艺人,但他们去世后,这个东西就没了,这个不是保护,保护是传承,传承是要让更多人去做,让它有经济价值”。
他就是出生在河北蔚县的杜锦斌,一个低调到尘埃的真正的剪纸大师,非遗高级技艺传承人。
2015年4月联合国中文日期间,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的万国宫举办了一台大型展览--«中国礼仪»。该展览采用了全新的展览手段、即所有展板的图片都用彩色剪纸和单色剪纸的形式来呈现。所有展览内容的草图由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人员完成,而剪纸设计全部出自杜锦斌之手。。展览在日内瓦联合国开幕式当天即引起了轰动,前来参观的不但有世界各国驻联合国的使节、外交官、常驻日内瓦的各国际组织的人员。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海龙大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会议管理司司长科琳娜·莫默尔·薇妮安女士代表迈克尔·默勒代理总干事开幕式并宣读了他的致辞。观众们对了解中国礼仪文化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对展出的中国剪纸艺术赞不绝口:“这是一场让人大开眼界的中国剪纸展览,起到了非常积极且正面的外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