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观察 | 从高原到高峰,从实体到数字…广东工艺美术迎来新突破

栏目:行业信息 发布时间:2022-08-02

5月27日,“粤韵匠心——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推荐人选作品联展”系列活动在广东工美艺博中心举行。

  活动由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广东省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主办,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承办。其中,“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下工艺美术守正创新的新思索”研讨会,专家学者围绕相关主题展开研讨。

  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士吴卫光和广州舜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莽。他们依次发言,分别从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和数字化平台构建角度进行研讨交流,引发热议。

  广东省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孔昭明表示,近年来广东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态势向好,研讨会旨在人才培育、数字赋能等方面为行业提供引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杨锐华、翟惠玲、王芝文、梁金凌,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13位推荐人选,广东省工艺美术博士工作站合作导师,入驻广东工美双创中心的工艺美术大师、高校专家学者共数十参加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从现场展览到行业发展,对工艺美术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进行纵深讨论。

  用“三个结合”模式培养工美人才

  《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推荐人选作品联展》是本次系列重头戏。

  展览展出伍炳亮、吴渭阳、黄伟雄、李中庆、张瑞端、叶福欢、金子松、谭广辉、马志东、霍家荣、莫伟坤、范安琪、王国清等13位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品。

  本次参展作品涵盖多样工美品类,材质珍贵,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代表广东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

  广东作为工艺美术大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齐全、规模宏大,工艺美术人才辈出,名家灿若星河。主办方希望,通过本次评审推荐工作,以及集中展示,助力广东工艺美术进一步从高原迈向高峰。

  研讨会现场

  广东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岭南传统文化工艺传承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育。在吴卫光教授看来,广东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与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人数极不相称。

  数据显示,从1979年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至2018年,全国共有533人入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是我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主要聚集地,五省市1-7届共拥有工艺美术大师269人,其中广东省43人,占比8.08%,比其他四个省市的占比都低。

  结合“守正创新”的研讨会主题,吴卫光认为,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人,艺术层面的“守正”与“创新”在于人才培养,如何夯实基本功,加强对传统艺术形式、技艺的研究及实践,“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创文艺新境界”,这是我们培养“守正创新”工艺美术人才时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对于工艺美术行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吴卫光提出“三个结合”的模式,即“工艺美术的专技教育与造型艺术的基础教育相结合”“工艺美术的技艺研究与艺术创作理论学习相结合”“师傅带徒训练与有计划的系统课程教学相结合”。

  作为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几十年的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也是13位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推荐人选之一,伍炳亮在研讨会现场表示:“听了吴卫光老师讲的‘守正创新’我非常认可,创新对工艺美术来说非常重要,一件好的作品,不仅要有纯熟的技艺,而且要在作品中体现我们的思想和理念。”

  伍炳亮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他认为:“要完成一件非常好的作品,首先要把握好对经典题材的定位,其次要对造型艺术进行美学设计,不能为设计而设计。”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也参与研讨,他表示:“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对13位广东省推荐人选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不管以后大家在行业中处于怎样的位置,都要坚持练好自身技艺,保持出类拔萃的状态。”

  数字赋能将为工美行业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元宇宙”等概念的盛行,以“NFT(非同质化代币)”为代表的数字收藏愈发引人注目。

  张莽进行了“打造工美产业数字营销服务平台”为主题的分享。他认为,在“国潮”风行以及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传统的工艺美术与大时代环境相结合,在拥抱新时代营销的多元化品牌内容的同时,寻找到工艺美术市场新的突破口。

  张莽进行主题分享

  广东省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计划与广州舜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广东工美数字文化有限公司,用该平台服务工艺美术大师及其作品,依托大师的权威性和稀缺性,最终促进文化传播和工艺美术行业的整体发展。

  围绕创新传播平台,张莽设想了九大业务板块,包括工美文化传播、MCN(经纪人)业务、电商直播运营(自营)、电商直播代运营、自有品牌开发、多平台营销业务、拍卖业务、线上会展业务、行业培训业务等九个方面。

  以“MCN(经纪人)业务”为例,张莽希望未来能以工艺美术大师为载体,对优秀的作品创造内容和产品生产内容,包括大师的生活进行记录和传播。

  张莽说到,数字赋能涵盖跨界赋能、运营赋能、传播赋能、技术赋能等七个方面。以技术赋能为例,在“元宇宙”及“NFT”概念火爆的当下,NFT技术已为旅游景区、非遗项目、地方文创等板块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现下可以依托工美产业自身优势,以文化保护为切入口,紧抓数字藏品,建立平台进入赛道。

  “工美与数字藏品的结合应该分阶段看待,虽然NFT还处于刚刚兴起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但它是一个能够实现快速落地的商业模式,我们可以先跟上,行为上的突破也许会带来思维上的突破,我认为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表现。”